top of page
Search
  • Writer's pictureJL Cambridge

QS2020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相信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同学们都会和小编一样,暗自兴奋地上QS查自己大学的排名前进了多少以证明自己接受这所学校offer学(tóu)习(zī)的值得,但鉴于各家排名自有说法,小编强烈建议大家在查看排名时,保持data-sensitivie的头脑理性看待。


2020年3月4日,QS2020世界大学排名发布。这已经是QS发布世界大学排名的第十五个年度。总体而言,2020年的排名与2019相比相差无几。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大的变化,可能是前20名世界大学中,瑞士的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第22名前进到第18名,而原本第20名的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歇根大学)因排名下滑一名而无缘世界大学top20。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看世界大学top20的完整榜单:

相信看完前20的榜单,许多同学会惊叹于清华大学的排名(第16名;2019年第17名)如此靠前。放在美国,就是常青藤之列。事实上,新闻报道记者、专栏作家Martin Ince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年的进步十分认可。"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et ambitious targets for the nation to become the world's leading producer of new knowledge. This ranking suggests that its strategyis proving successful."(“中国政府为国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使其成为世界领先的知识生产国。这个排名表明它的策略正被证明是成功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单独把中国大陆的前10名大学挑出来,可以看到排名整体都有所上升:

看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也惊异于祖国的快速发展呢~先别急,我们继续来看一下美国地区的排名:

呃……先不论总在美国地区20名左右徘徊的学校,长期占据美国top20的那些学校呢?Rice University(莱斯大学), Dartmouth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和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怎么都没有上榜?怀着这种疑问,请和小编一起看一看QS官网给出的排名参考因子:


1. Academic Reputation学术声誉

40%

“在所有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机构的学术声誉分数。根据我们的学术调查,它收集了高等教育领域中94000多人在全球大学中教学和研究质量方面的专家意见。这样一来,它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学术观点调查,就规模和范围而言,它是衡量学术界影响力的最佳手段。”

(小编:呃……你说是就是吧)


2. Employer Reputation 雇主声誉

10%

“学生一直将大学教育视为他们可以获得就业市场的一种准备途径。随之而来的是,评估一个机构是否能够为此向全球学生提供这种完美的服务即至关重要。

我们的雇主声誉指标基于对我们的《QS雇主调查》的近45000份答复,并要求雇主确定从中选出最能干、创新、有效的毕业生的那些学校。《QS雇主调查》也是全球同类调查中规模最大的。”

(小编:简言之,就是看学生毕业之后就职公司对该毕业生的满意度)


3. Faculty/Student Ratio 师生比

20%

“在比较使用排名的机构时,学生通常将教学质量作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指标。众所周知,这很难衡量,但是我们已经确定,衡量师生比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指标。它评估了机构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学生提供与讲师和辅导员有意义的联系,并认识到每位学生拥有大量教职员工将减轻每位学术人员的教学负担。”


4. Citations per faculty 教职人员人均被引

20%

“教学是机构使命的重要支柱之一。另一个是研究成果。我们使用‘每位教师的引用数’度量标准来衡量机构的研究质量。为了进行计算,我们根据该机构的教职员工人数,对该机构在五年期间所产生的所有论文的引用总数进行了计算。

考虑到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出版文化这一事实(截至2015年,有关生命科学的论文占所有研究引用的近一半),我们将引用标准化计算。这意味着对哲学论文的引用与对解剖学与生理学论文的引用数量不同,以确保在评估机构的真正研究影响时,两种引用的权重相等。

我们使用论文的五年出版期,因此,对于本版,我们研究了2013年至2017年发表的论文。然后,我们考察了六年的引文期。这反映了有效传播研究需要时间的事实。在此版本中,我们寻找2013-2018年的引用。

所有引文数据均来自Elsevier的Scopus数据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期刊数据存储库。今年,一旦排除了自我引文,QS评估了1350万篇论文中的7400万次引文。”


5.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 国际教职人员占比/国际学生占比

各5%

“高度国际化的大学获得并赋予其自身许多优势。它展示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这反过来又表明它拥有强大的国际品牌。它意味着高度的全球视野:本质上是针对在国际化高等教育领域运营的机构。它还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均提供了多国环境,促进了最佳实践和信念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同情和全球意识:软技能对雇主越来越有价值。这两个指标均占总数的5%。”

同学们其实不必刻意搞明白每一项各是什么。读完QS官网对评判标准的描述,小编将它们概括为三类:学术类教学类(教学质量—师生比)、实用类(毕业生的雇主满意度)、文化类(校园文化多元)

但,如果细看学术类,我们不难发现QS使用了两项作为其标准,分别是学术声誉(40%)以及教职人员人均被引(20%)。在学术界,考虑到发表的期刊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往往以一位学者的发表被其他作者引用的次数作为对这个学者的学术专业能力考核的最重要标准,因此在一所大学中,如果教职人员人均被引数高,那么也刻意侧面反映出该大学的研究性很强。我们也都知道,往往在一个基础科学或是应用学科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是需要有大量的研究支撑的。

可是在学术类的参考因子中,QS将学术声誉的占比提高到40%,而教职人员人均被引只占20%。对比每年也在兢兢业业进行着大学排名统计的US News,QS可以说是非常不科学了。

(US News的排名参考因子,包括global research reputation(全球研究声誉;12.5%)、regional research reputation(地区研究声誉;12.5%)、publications(发表;10%)、books(出书;2.5%)、conferences(会议;2.5%)、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正态统一化的被引率;10%)等十余项,其中绝大多数都与研究相关。)

所以,不论排名结果如何,小编建议大家一定要关注排名本身所参考的影响因子,不要盲目跟风。


参考资料链接

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articles/methodology

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colleges/articles/ranking-criteria-and-weights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0



84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